中國智能小家電市場規模呈持續發展趨勢,2021年市場規模為1557億元,2023年有望達到1924億元。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,近年如智能音箱等小家電產品興起,以智能小家電作為智能家居入口的趨勢開始顯現。未來智能家居將接入更多小家電產品,形成智能生活生態,帶動智能小家電行業的擴大。
艾媒咨詢最新發布《2022-2023年中國智能小家電行業消費趨勢監測與案例研究報告》顯示,居家類智能小家電最受市場歡迎,41.6%消費者傾向于購買,其次是廚衛類,占比37.2%。美的、九陽、蘇泊爾在行業內競爭實力居于前列,是中國消費者購買率最高的智能小家電品牌,比例分別達到51.7%、50.0%和45.1%,遠高于其后的飛利浦、米家、小熊、格蘭仕等品牌。
中國智能小家電市場規模及預測
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詢)數據顯示,中國智能小家電呈持續發展趨勢,2021年市場規模為1557億元,2023年有望達到1924億元。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,智能家電一直是智能家居后裝硬件的重要組成部分,而近年如智能音箱等小家電產品興起,以智能小家電作為智能家居入口的趨勢開始顯現。未來智能家居將接入更多小家電產品,形成智能生活生態,帶動智能小家電行業的擴大。
中國智能小家電行業競爭梯隊
我國智能小家電行業大致可以分為三層梯隊。第一梯隊是美的集團,其業務盡管仍以白色家電為主,但在小家電領域的產品覆蓋范圍廣,且在各細分產品中均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;第二梯隊既包括了在智能小家電某一細分產品領域的企業龍頭,如九陽、蘇泊爾等,也包括了整體實力還是偏強的綜合性企業,如格力和小熊電器等;第三梯隊則主要是具有一定市場份額,但整體營收并不高,競爭實力較為一般的企業,如愛仕達、德豪潤達等。
中國智能小家電企業競爭案例:小熊電器(財務狀況)
2021年,小熊電器全年營收36.06億元,較2020年同比下降1.46%;凈利潤為2.83億元,同比跌幅達到33.91%,這是小熊電器近7個財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。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,在疫情爆發、“宅經濟”升溫后,小熊產品的銷量也隨之實現了巨額增長,其電煮鍋、酸奶機等智能小家電成為了許多年輕消費者的“心頭好”。但如今整個智能小家電領域新老選手林立,小熊在2021年營收、利潤雙降,競爭壓力頗大。
中國智能小家電企業競爭案例:小熊電器(面臨風險)
在當前小家電行業處于充分競爭的背景下,小熊電器可能面臨競爭對手通過價格戰、廣告戰、專利戰等方式擠占其市場份額。同時,互聯網時代,智能小家電企業紛紛加強線上銷售渠道建設,小熊電器的線上銷售渠道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。
小熊電器2020年、2021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.1億元、1.3億元,相比同行競爭對手而言略顯不足。研發投足占比較低,可能導致企業不能準確把握目標客戶的消費升級需求,不能及時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等,小熊電器將可能面臨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下滑的風險。
小熊電器的產品主要通過線上經銷、電商平臺入倉和線上直銷方式在天貓商城、京東商城、拼多多、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進行銷售。公司線上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較大,具有較高的集中度。由于小熊電器對線下渠道及海外市場正處于拓展過程中,如果未來無法與上述電商平臺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,或上述電商平臺的銷售政策、收費標準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,亦或在上述電商平臺的經營情況不及預期,又未能及時拓展其他新興銷售渠道以及線下銷售占比,將對小熊電器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。
中國智能小家電行業發展趨勢
發展趨勢:產品創新需考慮不同圈層與場景下的需求
在懶宅經濟、顏值經濟等趨勢的推動下,“一人食”“養生”等多元消費場景開始發酵,產品差異化需求凸顯,促使以廚衛類為代表的智能小家電產品研發向多功能、顏值化發展。從消費者角度考慮,雖然年輕群體成為當下購買主力,但中老年群體的消費占比增幅也不容小覷。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步伐加快,如何在智能小家電產品的設計和功能上為老年用戶提供便利,也成為行業需要思考的命題。